1)第1717章 远征印度的那一堆人终于要回京了_宗明天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将时间退回到建业十六年八月,允熥下旨册封岱雯为朝鲜王妃后不久。

  虽然在民间此事仍然沸沸扬扬,但允熥已经撂开了。既然朱褆没有提出异议,那已经成为定局,之后的事情也都已经安排好了,不再需要他挂心。他可以关心一下旁的事情了。

  “陛下,北征蒙古之军传回消息,已斩杀蒙古壮丁三万余人,斩杀妇女数千人,虏获妇女两万余人,俘虏孩童万余人,虏获牛羊马匹无数。大军损兵不过七千余人。”一名大都督府的官员说道。

  “陛下,这是大捷啊!”李景隆马上说道。

  “确实是大捷。”允熥也笑着说道。虽然斩杀几万人看起来不多,但蒙古草原可不是中原,蒙古人才不会在原地等着明军打过来,定然是要到处逃跑的。若是运气差到极致遇到明军或者发现明军踪迹,也会将辎重扔下,牛羊驱赶着阻拦明军行军的路线,然后全力逃跑。所以想要斩杀蒙古人非常困难。从四月份出兵至现在不到四个月,就或杀或俘蒙古人近十万(奏折中不会提到斩杀的少年儿童,但被俘的少年儿童这么少显然不正常),确实算得上大捷。

  当然更重要的是,此战大军的损失也不多。因他平日里最信任的将领都在印度,允熥这次派去北征蒙古的将领是之前被他忽略的人,比如天成伯平安、安陆侯吴杰,以及何福、顾城、盛庸等将领。这些将领在历史上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差强人意,所以允熥虽然被逼无奈任用他们,但并不放心,一直担心他们打败仗。这下子他不必担心了。

  “平安等将领之后有何打算?”允熥又问道。

  “陛下,在奏报中写到,天成伯与安陆侯想要班师返回,但顾将军、何将军都反对班师,盛将军则拿不定主意。不过天成伯乃是统帅,压下了顾将军与何将军的反对,已经带兵班师回朝。”那大都督府的官员又道。

  “平安做的不错。”允熥又道:“确实应当班师回朝。已经斩杀了这么多蒙古人,其余的蒙古部族必定更加小心,想要斩杀他们更加困难,大军继续留在草原上多半也是空耗粮食,不如班师。”

  “而且朕此次派兵扫荡蒙古草原也是因为蒙古人南下劫掠,而非想要荡平草原。大草原上一望无垠,蒙古人又是人人骑马,就连七八岁的孩童也能纵马奔驰,想要消灭蒙古人虽然未必不可能,但损耗的钱粮却难以估计,并不合算。这些钱粮用在攻打印度,用在攻打其他地方,比耗在蒙古草原要合算多了。”允熥说道。

  这个道理允熥对面前的武将们说过好几次了,虽然一开始还有人腹诽陛下太过市侩,但渐渐的就没人说这样的话了,众人都接受了允熥的道理,评估某一场战争的时候,也会下意识估算损耗的钱粮。

  “明年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eke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