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176 第 176 章_科举出仕(士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贞文帝这位皇帝,与庸君、昏君抑或暴君,是扯不上关系的。

  总的来说,贞文帝尚算性情宽厚、善纳良言、能干实事,圣君或许算不上,但若说他是一位明君,大多臣民那都是认同的。

  一位明君,心中自有他的抱负。

  ‘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,亦是朕为帝的毕生所愿。‘

  这愿望听起来异常朴素简单,但想要达成,却并不简单。有可能穷极一生,也无法达成。

  贞文帝依旧眼明心亮,不惯自欺欺人,是知晓自己的身体状况的。“和周,你或许还能看见这宏愿实现的一天,但朕……却怕是不能了。”

  黎池只觉心中一哽,觉着有点堵、又有些酸,眼前这位皇帝,对自己这个臣子是极好的。

  “陛下……”黎池说起漂亮话来,那可谓舌灿莲花,但此刻他竟不知为何,陡然就嘴拙了,“陛下您定能长命百岁,有看到宏愿实现的那一天的。”

  黎池有两辈子的经历,将自己历练成了一个情绪内敛,惯于掩饰自己的人。但贞文帝却是一个执掌权柄二十多年的皇帝,还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,那是比黎池或许更精的王者人精。

  臣子表现出来的真真假假,贞文帝总是能从中辩出那几分虚假来,当然也能从中品出那几分真实。

  贞文帝非是不知他这位臣子的手段,深知他不是一个小羊羔子,但他欣赏的就是他这份手段,以及他的才能。

  总的来说,在贞文帝眼中,黎池是一个纯粹的人,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纯粹,而是初心坚定的纯粹。

  能否长命百岁,贞文帝心中早已明了,那都是命已注定的。“如今有了亩产三千的土豆,以及才运回来的亩产五六千的红薯,以及亩产一千的正经谷物玉米,还有能御寒的棉花。

  等推广向民间之后,正如你所说,百姓们吃饱穿暖,这才有了可能。到时百姓们吃饱穿暖、安居乐业,那样的盛景,朕或许看不到了,可和周你大概是能看得见的。就借你之眼,为朕见证吧。”

  黎池慎重应下:“臣惟愿陛下长命万岁,亲眼见证此盛世之景!但若天不假年,陛下魂归神位,臣定为陛下见证此盛世之景!届时再焚香,告于陛下!”

  贞文帝神色坦然而欣慰,“和周,此方乃忠心之举。”

  在乾清宫中以及前朝时,随侍皇帝身边的除太监总管等之外,还有记录皇帝言行,作皇帝起居注的起居舍人。

  起居舍人提笔记载,‘帝对黎池言:借卿之眼,为朕见证黎民吃饱穿暖,安居乐业之盛景。黎池郑重应允。‘

  这起居舍人,就是钟离书。

  当初翰林院中的‘新翰林‘派系,在黎池升迁户部之后,也依旧常来常往,关系并未淡下去。黎池在羊城的这两年多,一年也有一两次通信。

  黎池却是没想到,竟在起居舍人的位置,看到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eke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