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6章 小人书的高光时刻_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6章小人书的高光时刻

  李大爷全名李若诚,从事翻译工作已有三十来个年头。

  就算是多年前住在牛棚里,也没有一日不在译书。

  从不喜欢硬搬字面意思的老人,一直坚持用优美恰当的文字,诠释原著的本意。

  所以每当完成一本书的翻译工作,李若诚老先生必定是即劳身又伤神。

  手上这本《TheLittleMermaid》,虽然已经快翻译结束了,却一直对书名的译文耿耿于怀。

  如今听江山这么随口一叫,竟觉得妙不可言。

  江山觉得老人问的特奇怪:“不就是一句英文嘛,哪那么多讲究?还什么译作……”

  忽然,他意识到了什么:“您老不会是在翻译这本书吧?”

  李若诚立刻重新戴上黑框眼镜:“正是如此,不光是它,我翻的书多了去了!”

  邻居老俩口这一身浓郁的书卷气,左右隔壁论谁都能看得出。

  可江山倒是头一回知道老人家有这爱好。

  江山立刻追问:“这么说您老是翻译家?那一定有不少原版书了?”

  现如今这个时间点,最让他受不了的就是没有打发时间的消遣物。

  市面上有可读性的书刊少的可怜。

  “翻译家不家的不敢妄称,但家里最不缺的就是书,自己爱买,出版社还经常给送过来,”

  李若诚的话,打断了江山发散的思维,他继续道:“原版外文书也有不少,不过你真看得懂?”

  听到老人提到出版社,江山双眼一片灿烂。

  先前还在琢磨如何能和出版社搭上线,没想到贵人就在身边。

  70年代末期,别看后世一个个说的有多欢,就好像谁来都能变成王实一样。

  殊不知这个时候是最不能轻举妄动的阶段。

  但江山却知道有条路,赚钱虽不猛但却稳。

  1978年,各地开始重新恢复连环画的出版。

  江山心里盘算着,再过一阵子小人书的高光时刻该到了,到那时他可有事干了。

  上辈子江山的爱好广杂,其中最烧钱的,就是四处搜罗小人书和连环画的花销。

  最肉疼的当属一套1979年出版的《三国演义》,全套60册,花了他整整35万。

  据说这套书的原画稿,拍到了过千万的成交价。

  据原画师回忆,当初那个年代他们根本就不重视画稿的回收,大多被编辑部定期当废品一卖了之。

  那位原画师口中的年代,不就是现在嘛!

  更何况,上辈子江山对小人书的热爱,可不只限于收集小人书。

  在大学读书的那段时间,他几乎临摹了市面上所有能见到的7、80年代的小人书。

  图书馆、博书馆、旧货摊……

  那几年,这些地方天天能见到身背画板的江山同学。

  也正是在那段时间,江山了解到,原来早在70年代末,一张插图或封面的稿酬竟高达10至20元。

  而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eke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