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51章 《儒林外史》也没了_康乾盛世,我吃定了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351章《儒林外史》也没了

  江苏,赣榆县。

  才二十四岁的吴敬梓从县学中下值回家。

  “相公回来了!”妻子陶氏迅速迎了上来,为其收起身上披着的棉衣。

  “爹爹!”

  六岁的儿子吴烺也迎上来,甜甜的喊了一声。

  吴敬梓笑道:“烺儿,今日读书可曾偷懒啊?”

  吴烺虽年纪尚幼,却表现出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成熟,认真说道:“孩儿不曾偷懒,还请爹爹尽管考校!”

  吴敬梓说道:“考校便不必了,读书一事宛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吾儿须当谨记,便是才子也当时常精研学问,否则到老便是追悔也莫及。”

  吴烺说:“孩儿谨记爹爹教诲!”

  吴敬梓是赣榆县当地闻名的大才子兼县学教谕,其嗣父(过继的)吴霖起生前为教谕,亦是以严苛不苟著称。

  轮到儿子吴烺,年纪轻轻便已青出于蓝,不仅天生神童,才六岁便于县里传出名气。

  真可谓一门三杰!

  父子俩聊了片刻,妻子陶氏过来提醒:“该用饭了,相公,烺儿!”

  一家人来到饭桌,在这日渐寒冷的冬季,尽显温馨。

  用过晚饭,又教导儿子半个时辰,这才来至卧房。

  吴敬梓躺在床上:“这一月可能都得晚些回来,若是时间太晚,便不用等我回来吃饭了。”

  陶氏说:“是县里又忙活起来了?”

  吴敬梓点点头:“是啊!县里已经重开了县学,并且还开设了新的历算科。明年二月新朝又将重开科举,现在整个县学里的公务都是繁忙的很。加之不少教谕去了山东,这活可就忙起来了。好在这活多了,这禄银也跟着多了。”

  陶氏说:“相公辛苦,切莫为了些许银子就累坏了身子。”

  吴敬梓笑道:“呵呵,不过是教书育人,你相公的身子可是硬朗的很。”

  笑罢,却又似想起了什么,不由叹息一声。

  吴敬梓并非赣榆县人,而是安徽全椒人。

  只不过其嗣父吴霖起生前为赣榆县教谕,于是带着年幼的吴敬梓来至赣榆县生活。

  然后,吴敬梓就子承父业,继承了吴霖起教谕职务。

  本来是打算回乡看看的,恰逢南方战乱,大明崛起。

  年老体弱的吴霖起就这么在赣榆县寿终正寝,后头又是忙活丧事,明军又收复安徽,吴敬梓始终无法从赣榆县回返。

  直至今年才终于有机会抽空回去一次,还是为了给吴霖起迁坟。

  由于嗣父吴霖起去世,吴敬梓按制需守孝三年,所以明年开科他是注定要错过的,并且还刚好是最后一年。

  吴敬梓叹息之处,便在于此。

  不过,只能说福兮祸所伏了,他的命运比之历史上已经改变许多。

  虽然生父嗣父还是去世了,但因为战争之故,因此完全没有机会遭遇亲族欺凌、谋夺家产这些腌臜事。

  爱妻陶氏也未受刺激,郁郁而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eke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