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62章 伐山破庙_康乾盛世,我吃定了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62章伐山破庙

  大明建武元年,大清康熙六十一年(明年改元)。

  四月下。

  这一代的大清衍圣公名叫孔毓圻,与南宗的孔传锦一样,亦是刚刚派儿子孔传铎前往北京朝拜雍正。

  历史上,明年雍正会追封孔家先圣五代为王,笼络读书人(后面再砍),孔毓圻作为衍圣公按例需前往北京朝拜谢恩,然后舟车劳顿之下病死在北京城,雍正赐葬,并追谥恭悫。

  说起北孔,还有件有趣的事情,前明最后一代衍圣公本名是叫孔胤植,卒于顺治四年。

  然后,众所周知,雍正叫胤禛,登基以后不仅其他阿哥要避讳改名为“允*”,已故的孔胤植同样要避讳改名,到后世的官方记载则叫孔衍植。

  原本,南宗也是要跟着避讳的。

  不过现在,大明册封南宗为衍圣公,也意味着南宗与伪清没啥关系了。

  或者说,从今年起,不再有所谓南宗了,只有明衍圣公。

  一如昔年金宋对峙期间,南北衍圣公并立,但朱怡炅可不会去学南方不败完颜构。

  当日于朝堂百官当面口头册封南宗孔毓垣为衍圣公后,到第二日,正式册封的圣旨便下来了。

  正式圣旨中除了册封孔毓垣为衍圣公,并即日迁居南京,权奉祀事外,朱怡炅还另外要求将孔庙里的孔子像也一并拆除,且今后不得再立。

  对此,孔传锦虽有些意外,却也没什么意见,不论付出多少代价,便是衢州的产业都给皇帝又如何,只要能拿回衍圣公世袭爵位,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
  而朱怡炅拆孔子像当然不是为了闹着玩,这是在逐步尝试削除衍圣公在读书人中的影响力。

  正好这命令本身也有依据,这可是前明嘉靖帝下的令,他不过是在遵从大明皇祖而已,便是那些读书人也找不着骂的籍口。

  而且,南宗拆了孔子像,北宗还留着,宣传部又有一个理由,可以用来抨击北孔的不正统性。

  一箭双雕!

  圣旨下发第二日。

  孔传锦这个新任衍圣公嫡子便上奏,给朱怡炅贡献了一个关键情报。

  北宗的孔子墓碑上写的是“大成至圣文宣王”。

  这可就好玩了。

  “大成至圣文宣王”,那是元朝给孔子的封号,明朝老朱给其的封号可是“大成至圣先师”,便是康熙当年为了收买人心,祭拜孔庙的时候,实际也发现了孔子墓的问题。

  还因此闹出了一些小尴尬,只不过被上代北孔衍圣公给巧妙化解了,后来康熙还专门补封了一个“大成至圣文宣先师”的封号。

  王号着实不妥。

  想不到,按这孔传锦的意思,这北孔居然还没换?

  好吧!

  实际上到了后世都还是文宣王。

  胆大包天,着实是胆大包天!

  估摸着康熙自己也知道这事儿,只是碍于士林人心,这才没有发作。

  这个消息本身不重要,重要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eke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