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573章 最后冲击_赛点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正面撞击了回去。

  “正手VS正手”!

  从伊斯托明到高文,整个击球节奏越来越快,挥拍动作也越来越短,可以明显感觉到速度的提升,这就是典型的草地网球,以快打快、以快制快,最后就看谁能够打破节奏并且掌控节奏,控制局面。

  如果是费德勒,此时必然用切削来改变节奏,不是因为正手僵持不住,而是因为他需要牢牢将节奏控制在自己这里,通过不同击球手法打破局面的平衡,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快慢,这才是真正高手。

  至于高文,依旧正在学习,理论知识非常丰富,但实战经验严重不足。

  至于伊斯托明,则没有这样的慧根——

  正手?

  正手!

  伊斯托明全然没有意识到整个节奏已经被完全提升起来,又或者说,他意识到了,但不敢轻易打破。

  于是,伊斯托明的正手连续第二次正面顶撞,以堪比撞墙的姿势,进一步加力进一步提速正面出击。

  ——斜线。

  因为节奏的压制,挥拍速度已经达到极致,根本没有办法再进一步提升拍头速度,自然就无法变线。

  可想而知,伊斯托明就再次击打出斜线,继续将网球送回到高文的正手位。

  球场对面,高文已经提前预测到伊斯托明的回球,脚步提前移动,早早等候在线路上,并且上前一步,进入底线,抢了小半步空间,利用物理层面的压迫抢击球上升点,通过身体重量制造撞墙效果。

  当网球飞行过来的时候,不仅需要面对一堵墙,而且这堵墙还在持续上步压迫,层层力量的堆叠冲撞,伴随着高文正手卷带的鞭打,全部凝聚在网球之上炸裂,二号球场就能够听到清晰的击球声响。

  砰!

  一声巨响,几乎令人怀疑高文就要打爆网球。

  网球,被压缩到了极致,又又又一次沿着斜线飞行,宛若一道闪电般,夹带奔雷之势冲向伊斯托明。

  这一球,从力量到速度,从落点到线路,整个球质,不要说前两盘了,即使在第三盘比赛也不多见。

  可以明显感觉到,高文的球质正在一步一步提升,伴随着球感的熟悉,击球质量也就得到全面提升。

  伊斯托明站在原地也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力,网球还没有飞到自己的位置,肌肉就已经紧绷起来;尽管依旧是斜线,伊斯托明的脚步已经准确到位,但击球的压力却是另一回事。

  而且!

  就在伊斯托明即将准备击球的刹那,视线余光就注意到一个身影,上步、压迫,悄然覆盖住了网前——

  随球上网!

  在正手与正手的强强碰撞里,高文根本没有机会转被动为主动,但是,他依旧在针尖对麦芒的碰撞里精准寻找到了一个缝隙,逮住伊斯托明的回球惯性套路持续施压,并且随球上网,再次来到网前。

  该死!

  电光火石之间,伊斯托明快速扫描了一下球场:

  直线空档。

  这是高文故意放出来的空档,他的脚步站在中路和斜线位置,封堵回球线路,但直线一侧没有覆盖。

  问题就在于,来球质量,甚至比上一拍更重更快,根本就没有变线空间——

  可是,没有时间迟疑了。

  伊斯托明只能紧咬牙关,孤注一掷,正手强行冲撞上,瞄准直线空档。

  蹬地,上步。

  挥拍,甩臂。

  提速,出击!

  “啊!”

  一切都发生得太快,伊斯托明没有迟疑的时间,正手就已经出击,瞄准唯一空档,选择直线破网。

  有那么一秒钟,希望还是存在的,但仅仅只是一秒,网球的飞行轨迹就已经脱离控制。

  脱轨。

  出界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eke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